9月16日13时30分,在晋宁区六街镇卫生院,龙王塘村委会大沟箐村62岁村民杨学明请护士拔掉手背上的针头,收拾衣物准备出院。他高兴地说:“当时是被家人背来卫生院,现在可以走回家。卫生院帮我把昆明的专家请来做手术,治好了我10多年的静脉曲张。”
自2019年晋宁区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来,30多个卫生健康领域专家团队工作站相继落户晋宁,开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直通车”,为晋宁区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疑难危重病再转诊”的就医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足不出村的手术
目前,晋宁区9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以通过紧密型医共体请到大医院的专家,来村里做静脉曲张、胆囊结石、阑尾炎等常见手术。
9月10日一大早,杨学明左腿静脉曲张疼得受不了,一步也走不动,被家属背到六街镇卫生院。
六街镇卫生院院长何雪勇初步诊断,杨学明左腿静脉曲张已扩展到足背,随时可能形成血栓危及生命。何雪勇立即掏出电话联系了昆明市延安医院的专家刘训强。在刘训强的指导下,医护人员先对杨学明进行必要处理,安排等待手术。9月11日天刚亮,刘训强就从昆明驱车赶到六街镇,为杨学明做了静脉曲张手术。
暑期,还有一批小孩在六街镇卫生院做包皮手术,医共体请来了昆明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严兵。孩子们早上做术前检查,下午做完手术就回家。
目前,六街镇卫生院已为14名患者进行静脉曲张手术、为94名儿童做了包皮手术。
每天接诊100多名患者
2020年5月11日,投入600多万元的六街镇卫生院搬新家了。新卫生院环境优美,外科、中医科、妇科、超声科、放射科一应俱全,建起了心脑血管救治站,拥有一台进口的血细胞分析仪……去年,六街镇卫生院通过省一级甲等卫生院验收,7个全科医生、7名护士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卫生院每天接诊100多名患者。
新街中心卫生院开展医共体建设以来,手术量同比增长了3倍。2021年12月,新街中心卫生院有了外科,截至目前已完成普外、泌尿、胆囊、阑尾等400多台手术。外科医生张政说:“71台胆囊切除手术中,有42台是通过医共体请区、市级医院专家共同完成。”新街中心卫生院党支部副书记尹吴君介绍,经常有澄江患者专门到新街中心卫生院中医馆看病。
目前,晋宁区1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一级乙等医疗机构以上等级。其中,新街中心卫生院创建为国家推荐标准卫生院,宝峰中心卫生院、上蒜中心卫生院、化乐卫生院、六街镇卫生院通过省级一级甲等卫生院验收。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中医馆,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其中新街中心卫生院、昆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峰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列入省级示范中医馆建设项目。
用5G实现隔空问诊
8月26日,患有胆囊癌的吴女士,先后经双河乡卫生院、晋宁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晋宁区妇幼保健院)诊断,通过医共体绿色通道住进云南省肿瘤医院治疗,目前已出院。
晋宁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文琳介绍,医院已经通过5G远程系统实现隔空诊疗20多例,其中筛查出5例患癌可疑病例,及时确诊2例癌症病例。
如今,一般常见小病,很多村民选择在村里治疗。2021年以来,晋宁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及全区1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恢复住院服务。2022年上半年,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87%。
在晋宁,一些高难度手术也不是难事了。晋宁区人民医院可开展心脏冠脉造影、心肌梗塞支架植入等手术;晋宁区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多个救治中心,新增胸腔镜手术等多项新技术;晋宁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新开展多个特色服务项目……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都能得到规范化诊疗,还与省、市三甲医院建立了30余个专家工作站、11个专科联盟。
晋宁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朱云飞表示,通过医共体建设,实现“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数据的整合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晋宁区医疗服务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