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合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之一,重点聚焦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通过建强战斗堡垒、锻造人才队伍、优化资源整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稳中向好良性发展道路。

建强战斗堡垒,选育兴村“关键人”。抓住村级换届选举契机,将13名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党员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选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抓好村党组织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动态储备65名愿意扎根农村、热衷农业发展的后备骨干,从高学历、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余人,不断充实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力量。通过“三会一课”、走访调研、观摩学习等形式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党组织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注重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党建和村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为村级集体经济生根发芽注入强大力量。

发挥党员示范,锻造兴业“先锋队”。坚持“唯才是用”的原则,善用“民间专家”,紧密联系乡贤,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活用“万名人才兴万村”专家,引导村党组织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8家,培育农产品生产企业3家,畜牧养殖企业4家,种养殖大户370户,创建省级龙头企业2家,建成脱贫攻坚实战实训基地1个、申报创建就业扶贫车间1个,帮带企业5家。依托活动阵地教育平台,发挥镇委党校、村级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教育实践基地、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等阵地作用,将主题党日开到田间地头,以“党支部+”模式开展现场观摩、实操教学等,培训农村党员580余人次,有效提高农村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的知识水平。创新党组织设置,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立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管理村级事务新模式,切实发挥党员骨干示范带动作用。

优化资源整合,绘制富民“新画卷”。化“高原”“高寒”山区劣势为资源优势,持续推进马铃薯、蔬菜、经济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在种植、加工、配套产业等方向全方位发力,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47亿元增加到2.05亿元。围绕全县“166”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党支部+项目+合作社+村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整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涉农整合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2720万元,策划包装凤合示范牧场、杨家湾肉牛养殖、立华千万羽肉鸡养殖等9个产业发展项目,以项目带动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1年凤合镇村集体经济137万余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集体资金主要作为村庄公共事业、人居环境整治和民生实事等支出的弥补,每一笔资金使用都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村民均可享受到产业红利,大大激发了村民的干事创业热情,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