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昆明烟机集团三机有限公司工业历史展厅,新能源光伏硅材料加工设备、个性化高端精品包装设备、智慧化透明3D模型等让人目不暇接。在企业历史与文化板块和公司的历代产品旁,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格外引人注目。线字格内,工整地书写着包装设备的设计手稿和手绘图表。虽历经多年,但依然透露着学习者当初那份对技术的执着,让人肃然起敬。

昆明烟机集团三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65年,1990年成立公司党委,2009年8月转入昆明经开区,下设6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4名。在55年时间内,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秉承党建引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辅相成、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让公司产品覆盖全国,并在客户中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在疫情影响的大环境和背景下,2020年公司产值突破1亿元,2021年达到1.14亿,2022年预计突破2个亿。

培育红色细胞,提升组织“吸引力”

“在我们公司,是骨干就是党员,是党员必定是骨干。”公司党员业务骨干、技术部副经理李燕兵说,“我是2016年加入昆三机这个大家庭的,2019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近年来,公司党委坚持“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公司业务骨干、将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三个培养”为企业不断注入红色力量。公司党委每年联合人事部门对各业务板块的业务骨干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建立业务骨干基本信息表,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业务专长、获取职称技能等情况,并从中优先挑选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分子进行培养,通过开展党群活动、谈心谈话、党员骨干帮带等方式,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一些难题。近三年,已发展党员20余名,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这样觉得,作为一个党员,在工作的时候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我们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扎扎实实工作,在攻克技术难题的时候走在最前面,这才无愧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公司党员赵志坚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在他的带领下,组成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先后攻克烟草保鲜包装机组研制等技术难关,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4000余万元。

人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公司党委不断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花力气。针对党员,根据每名党员的岗位情况和本人技术特长,针对性地采取集中培训、结对帮助、岗位锻炼、技术竞赛等多种方式,提升实用技术、专业技能。针对其他职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同时,公司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起了新进员工的师傅,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讲,让传授新进员工尽快掌握相应技艺。此外,公司党委在车间设置党员先锋岗,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比拼、创新大赛等评选能工巧匠、创新团队,选树岗位技术创新标兵。

“通过精细培育“红色细胞”,提升组织吸引力,让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我们是只有200余名员工的企业,但已经培养出专业技术人才60余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2名,工程师30余名,实现了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信息化制造、工艺、分析、管理系统的全链条应用。”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马金技同志说。近年来,公司党委通过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全面提高党员业务骨干的综合素质,让10名“80”后“90”后党员业务骨干走上公司管理岗位,实现公司30多名中高层领导党员全覆盖。

“三有党员” 增强支部“战斗力”

设置车间里的职工之家,也是车间党支部。这里不仅为企业工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配备24小时不间断热水、饮料,按摩椅等休闲娱乐设备,还有书架、听书系统等学习空间,这还是车间党支部的活动阵地。3个车间支部每月定期开展“车间会议”,通过车间党员的建言献策,解决生产工作问题,进一步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在我们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是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公司党委书记郭建军同志介绍,党委下属6个党支部104名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5支,实现了党组织在企业各业务领域的全覆盖。

2019年公司开发出国内首条“加热卷烟用稠浆法再造烟叶生产线”;2020年自主设计构架国内首条精品异型包装全自动智能化无人车间;2021年投资研发生产新能源光伏硅材料加工中心……公司产品不断升级的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这个助推器。近年来,公司党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探索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企业文化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领导班子走访—车间党支部收集—多部门解决”的工作机制,以推动产品创新升级为动力,以塑造企业文化为抓手,开展“入车间、解难题”“支部定议题、党员找问题、党委破难题”等活动。收集职工的诉求和困难,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党员建言献策解决生产经营生产中的问题,为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并在重大项目和事项的讨论中,积极发挥民主集中制,做到支部党员参与公司决策,公司高层参与党建工作,共同谋划、统筹党建和公司工作共同进步和有序开展,做到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断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通过党建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帮助和引导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联合“链”上企业,赋能稳步发展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正式挂牌,与昆明经开区合并设立,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一体化融合发展。让位于昆明经开区的昆明烟机集团三机有限公司公司进入了自贸时代。

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在高端装备制造这一主要产业导向,依托昆明烟机集团三机有限公司党委,联合云缆电缆党支部、云南安瑞机电党总支、巨力电气党支部等8个装备制造业企业党组织,组建装备制造业联合党委,新增国企党组织昆明神犁公司党委和中信银行自贸区联合党支部两个成员单位,构建“9+2”多元联建机制,把党组织力量延伸到“产业链”上,以党建领航品牌打造、技术创新、人才发展为路径,发挥“党建联盟”的资源集聚效应,推动自贸区现代装备制造业要素融通、聚力共创。

“装备制造业联合党委以“党建+产业链”为工作路径,辐射两新党组织,帮助企业积极兑现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税收优惠等,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强产业链自主创新,助推企业良好发展。”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装备制造业联合党委书记郭建军说。自成立以来,装备制造业联合党委把昆烟三机打造成为联合党委的“主阵地”,配置国际化远程商治中心、智能化车间等,并免费提供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链式组织生活会、党建联席会、书记轮值、惠企政策分享、创新技能大赛等多形式串联产业链,共铸同心轮。成员单位烟机三机党委依托“组链”行动,在成员单位内部“组链”,在零件加工、机床维修、铜芯线合作、技术供应等环节加强协调,同时与加强产业链上“组链”,引入技术研发、装备研制服务企业,促进企业发展。

在联合党委的协调下,帮助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兑现创新能力奖补、高新技术创业奖、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资金1636余万元,获评国家级、省级、区级奖项40余个,“真金白银”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11个成员单位已审核入住人才公寓30余人,累计兑现各类人才生活补贴60余万元,将“点式突破”与“链式协同”结合,以“红色引擎”铸造强有力的产业链“动力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