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盘龙双龙街道紧密围绕“引才难、育才难、用才难”三大难题,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际,结合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等工作,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三步走”人才之路。
坚持靶向“引才”,选优精准蓄能。一是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基层队伍。将讲政治、有潜力、善钻研、懂业务、熟悉群众工作、热爱农村工作的大学生、青年党员纳入辖区内街道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锻炼。三年来累计为基层输出人才13名,其中社区“两委”成员5名、小组干部1名、小组党支部委员3名、其他人才4名。二是引导青年人才投身农村基层。建立乡土青年人才培育孵化基地,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召集辖区内素质较好的致富青年、技能青年,组建青年创业服务队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广双龙乡村旅游、农业种植等特色产业,助推产业发展。今年双龙街道新孵化人才11名,继续跟踪培养人才13名,其中基层治理岗位16名、金融行业1名、乡村旅游等服务行业5名、教育类行业2名。三是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自2021年起,盘龙区每年选派43名专业技术人才结对服务水源区街道43个行政村(社区),通过人才定向服务、人才项目引领、借力合作支持等方式,助力我区现代农业发展、集体产业壮大、乡村文化繁荣、乡村基层治理和生态宜居建设。
践行多向“育才”,培优素质赋能。组织开展社区“领头雁”选优配强、青年干部“生力军”培养、社区干部“多面手”培训、老中青同心“传帮带”四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展翅高飞。一是助社区“领头雁”选优配强。建立优秀社区、小组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后备干部数据库,调整年龄较大、能力较弱、担任时间较长的小组支部书记,聘用和选拔优秀党员为专职党务工作者,逐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队伍。二是强青年干部“生力军”培养。街道青年人才党支部每年至少吸收1名35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后备力量保持在10名左右,社区、小组干部后备力量保持在15名以上,定期组织思想交流、素质培训。三是促社区干部“多面手”培训。实施社区、小组干部职业化培养,每年定期开展外出学习考察1次,每半年开展街道党校培训1次,每季度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1次,每月开展思想政治学习1次,进一步提升社区干部能力水平。
突出定向“用才”,强优项目聚能。围绕“产业兴旺”目标,大力实施乡土人才教育、培训,培育经营创业型人才169人、专业技术型人才13人、能工巧匠型人才173人、农村管理型人才131人、乡村文艺文化人才135人,探索以“旅游+”推动农业、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搭建广阔舞台,推动产才融合。如在乌龙社区民俗文化展厅、哈马者彝族美食文化街、麦地塘社区趱家文化长廊等项目建设过程中孵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传承人才;在麦冲社区哈马者片区佰贤田园综合体项目、麦地塘社区朱家山花海项目和庄房社区歌乐子乐之培优农文旅综合项目等建设过程中孵化农村经济致富能手,让各类乡土人才在盘龙舞台上各尽所长,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四层464室 电话:63130779
Copyright © 2018 春城人才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滇ICP备0700070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