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春城昆明气温舒适,秋雨不时凑个热闹,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丹槿园27幢的一户人家,马斌和妻子正照顾着半岁的女儿。两口子的笑声溢满房间,飞出窗外。“这里真好,到处都是关爱和温馨。”马斌妻子说。

丹槿园27幢,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精心打造的人才公寓。为让各类人才住得安心、放心、舒心,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宿感,人才公寓运营者用心服务,致力于为人才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

想“引凤” 先“筑巢”

人们常把人才引进美好地说成“引凤”。想“引凤”,得先“筑巢”。引才聚才,安居是前提。

2019年8月30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甫一挂牌,便提出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新高地,并把人才公寓建设摆上日程。考察调研论证基础上,昆明片区管委会投入1.62亿元,整体购买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丹槿园27幢,建设人才公寓。建设期间,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相关领导多次到建设现场查看进度,有困难现场解决。

2021年3月,人才公寓揭牌,396套人才公寓“开门迎客”。人才公寓秉承现代、简约、实用的精装修风格,分33㎡至68㎡6种户型,房间内均配备厨房卫浴、衣柜、书柜、电视机、洗衣机、免费WIFI等设施,可拎包入住。

家的温馨

人才居住于此,家的感觉很重要。

张寒韬家在四川,硕士毕业后来昆明工作,目前入住人才公寓。他记得去年生日,意外收到公寓准备的生日蛋糕。“确实是个惊喜!”他说,在自己接触的公寓物业管理中,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人才公寓是唯一能做到如此贴心的。

租户们来自五湖四海,人才公寓定期组织社群交流活动,让人才住公寓放心、安心、顺心、舒心,有家的温馨。

今年8月13日,人才公寓以“邻里常聚首,公寓添家味”为主题,组织了百家宴活动。大伙边吃边聊,边玩边笑,不仅邻里关系拉近了,还了解了各地饮食文化,为周末时光增添了家的温度。

人才公寓服务有温度,申请者源源不断。自去年3月运营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273人申请入住,232人通过审核,目前入住203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物探勘查首席专家、省级学术带头人、“春城计划”专项人才等。

“永不竣工的工程”

为让更多人才享受人才公寓的政策红利,今年4月,在此前“长租有补贴”模式基础上,人才公寓推出“长租无补贴”模式,降低申请门槛。

李卓芮介绍,和“长租有补贴”模式相比,申请“长租无补贴”的条件放宽至“所在单位工商、税务等关系在昆明片区范围内的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目前有近80人申请“长租无补贴”模式,60多人通过审核。

人才公寓还根据人才需求,新增短租模式,创建人才酒店。“人才酒店打破常规的房型样式,设计了6种房型,例如复古的中式双卧室家庭套房、时髦的克莱因蓝标准大床房等,每个房间结合各自风格配备不同种类的书籍,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李卓芮说,目前人才酒店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人才公寓只是昆明片区人才规划的一部分。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三年来,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在全省率先完成《“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配套出台多个人才发展规划,推动人才工作创新提质发展。真情服务赢得人心。截至目前,昆明片区人才总量达7.76万人、人才密度达26.7%,引进高层次人才341人。

“我们将持续把人才工作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致力于为人才提供最好的环境,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昆明片区更亮更响。”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