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晋宁区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人才”和“产业”这两个关键,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机制和探索现代产业发展新模式,着力在厚培“乡土”人才、下沉“拔尖”人才、挖掘“专业”人才上打开产业振兴突破口,以建强用好人才队伍助推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力量。
厚培“乡土”人才“筑基固本”。一是搭建三个“雏雁”培育平台。实施“红色雏雁”提升行动,在“2158”细胞培养工作法的基础上,深化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储备青年人才582人;规范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持续畅通村(社区)“两委”办主任管理使用渠道;用好青年人才“支部课堂”“村组课堂”“成长课堂”,开设“晋宁青年榜样说”“晋宁青年有话说”等论坛,形成后备力量储备、管理、培育的闭环管理机制。二是实施三个“头雁”锻造行动。实施农村头雁“熔炉”提升计划,换届后实行乡镇干部与村干部“导师帮带制”,每月调度掌握“一肩挑”后班子运行情况,每年常态化开展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以“月主题、季培训、年轮训”分学习小组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开展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共1200余人次,凝聚发展新动能。搭建“院坝讲堂”“田间课堂”“智慧党建云课堂”,“观摩式”“订单式”“点餐式”等形式开展涉农培训27期,参训农民1103人次,一季度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题,组织全区125个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擂台比武”。建立健全村组干部补贴待遇增长机制,选树一批“晋宁好支书”,在昆阳街道、宝峰街道、二街镇先行先试“大岗位制”,“一人一策”整合“几大员”待遇,激发村组干部活力,锻造硬核队伍。三是创新建立“归雁”回引机制。持续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培育工程,调整优化31名乡村振兴指导员注入农村基层一线,按照“人岗相适”原则选聘130余名“土专家”、科技特派员等人才为乡村发展助力。组建乡村CEO+村“两委”办主任+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团队,融入村级经济运营。
选树“拔尖”人才“提质攻坚”。发挥农村拔尖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选树一批以“土专家”、致富带头人、劳动模范等为核心“致富民星”,打造乡村人才“兴农梯队”,加快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格局。一是“拔尖”人才带动“合作经济”。推行“党组织+人才+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注重精准匹配、科学激励、发挥优势,在全区树立种植、养殖、加工等示范人才典型,培育发展432家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村集体和农民持续增收。在农产品领域,六街镇新寨村党总支牵头,在种植专业人员顾晓坤的带领下探索“党建+科研机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羊肚菌示范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基地,打开村民增收致富“金钥匙”。二是“拔尖”人才带动“品牌示范”,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及“种养+加工+交易+仓储+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选树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带领培育“一村一品”收益高、示范效应强、带动能力好的村集体经济品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在花卉领域,全国劳动模范张良带头建立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创立的“张良”花卉品牌成为昆明市花卉行业的“标杆”之一,累计培养花卉产业科技能人1500余人,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户,走出“下连花农、上连市场”一条农村经济的新模式。三是“拔尖”人才带动“共富联盟”。进一步整合“政、产、学、研”各领域资源,选出6个“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党建联盟领头人,结合地域相邻、情况相似、产业相符的特点,组建“农、文、旅”融合的6个“共富联盟”,围绕“项目共建、抱团发展”的工作体系,以强带弱,探索发展了“‘小荚豆’变身‘金豆荚’”,“‘包山拾菌’实现创收新动能”、“地摊”市场变标准化农贸市场的“飞地经济”。2021年底晋宁区137个村(社区),10万元以上的村已达87个,占比65.4%,全区集体经济平均经营性收入达57.5万元。
引进“专业”人才“助力赋能”。近年来,晋宁花卉种植业持续发展,结合“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及时发挥柔性引进专家人才在产业发展规划、技能培训、技术攻关、培养和聚合人才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破解农业科技难题,将花卉产业“盆景”变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共富风景”。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建立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云南晋宁花卉科技小院”,作为连接花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桥梁和纽带,及时指导花农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并将最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送到田间地头,带动全区的种植户进行技术推广。建立李淑斌博士工作站,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月季遗传育种专家李淑斌博士团队,以“带土移植”方式一体引入项目、团队和技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引进高俊平专家工作站,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紧扣花卉产业发展的问题,在良种和良法上做文章,重点解决新品种选育、引进、驯化,让有效的、适宜的、适用的技术走进花农,为全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19期,参训人数6000余人次,带动晋宁花卉新品研发、科学管理、电商助力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目前晋宁区花卉种植面积达6.1万亩,鲜切花产量达50亿支,连续15年蝉联云南第一,更是有着全国10枝鲜切花7枝来自云南,云南10枝鲜切花7枝来自晋宁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