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2012年云南凯威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宜良发展。成立10年来,该公司始终把抓党建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紧紧围绕“双强六好”目标,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公司生产的主流产品速凝剂为原型,精心打造“凝心聚力、同心致远”党建主题,围绕企业凝聚人心难、招才引智难、核心竞争难“三难”问题,实施聚人心、育人才、强创新“三步走”战略。在党建引领下,公司呈现出创新驱动、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相继摘得国家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云南省重点新产品、昆明市名牌产品等荣誉,产品年产值逐年大幅增长,目前在云南、贵州两地建设了5个原材料生产基地,具备年产40万吨的生产能力。

要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关键是要靠“人才跑”。公司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建立“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滚动进入”人才培养机制,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企业发展因人才创新而新

云南凯威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宜良的企业中算是“外来户”,那么公司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年之中从“站稳脚跟”到“发展兴旺”的呢?关键在人才、关键在创新、关键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一是唯才是举。坚持以用为本的导向,注重结合各类人才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能力素质等因素,合理安排调整人员和岗位设置,做到因才施用、人岗相适。长期以来,公司在人才评价上突出素养、能力和业绩导向,打破学历、资历和年龄等条件限制,坚持从不同维度出发分类评价人才,既吸引集聚“关键少数”的高层次人才,又统筹兼顾“绝大多数”的技术工人,合理界定员工晋升权限,先后从生产一线及各类基础岗位选拔人才18名,其中技术岗位8人、管理岗位3人,操作岗位7人,人才干事热情持续高涨。

二是因才施用。探索人才培养机制,2020年,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公司出资30万元,与深圳中旭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凯威特·智和商学院,通过线上课程,组织高层领导参与总裁执行六大模式、中层领导参与“带队之道”、销售人员参与“销售铁军”培训课程,在企业内部开展多层级、多角度、多形式的系统培训,通过赋能个人,实现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定期邀请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等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到企业实地授课,与省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定期组织一批优秀员工到发达地区、科研院校学习,有计划地开展人才资源培训。目前,该公司95%以上的员工均为本科学历,累计引进人才11名,已培养出3名中级工程师、1名中级会计师、1名中级管理会计师、7名在培中级工程师、37名员工获得各种技能证书,实现了“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培养人才,人才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三是鼓励创新。建立“起航-卓越-领军”三个层级引才序列,做到“一人一策”,为行业顶尖人才提供优厚的创新创业资源和薪酬待遇。建立完善引进人才的人才身份管理、安家补贴、住房条件等制度保障;建立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销售人员三类人才分类管理机制;同时,针对公司现实需要,对技术骨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通过建立岗位晋升、薪酬待遇、履职待遇等方面比行政管理岗位更有吸引力的岗位机制,增强技术人才获得感;在技术中心设立了多个激励奖项,每年设置了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科研交流活动的专项经费,设置比同级别岗位更高的薪酬制度,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