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找准发展重点,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路子。为更好地利用好、发挥好普达村委会的生态环境优势,合理规划好当地山地、林地资源,近日,晋宁区昆阳街道组织青年后备力量到普达村委会开展了“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实地调研活动。

“就是现在的这片土地承载了我儿时的美好记忆,我要在我的家乡干事创业,想在这里描绘出小桥流水、山清水秀的乡村新画卷,让农耕文化和晋宁鲜花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本次项目的创办人对各位青年后备力量这样说道。同时他也介绍,这个项目的建设发展是在最大程度“守护”好现有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开展的,而休闲农业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项目结合就很好地契合了这一主旨。这一份乡愁,便成为了乡村振兴的连心桥。

抱着如何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挖掘、利用和发展好现有的资源,从而提升其多元价值的问题思考,青年后备力量与负责人一起将整个项目场地走了一遍。一路上,大家询问记录了土地使用性质、查看分析现有资源优势、初步规划功能区域。结合场地实际,大家在随后的讨论会上也各自分别提出初步建设和发展意见。

月山社区后备力量:“晋宁的鲜花已经成为了一张对外的名片,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可以以鲜花作为切入点,后期再结合现有的果树进行整体规划,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大晋宁鲜花的对外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打造一个鲜花观赏区,成为放松休闲时的‘打卡点’,毕竟现在的人外出,拍照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了”。

瓦窑村委会后备力量:“刚刚走过的那块建设地,听负责人说挖出来的是窑泥。我认为,这与其他休闲农业比起来便是最具特色的一大亮点,大家来到这里以后,亲手做一件自己喜欢的土窑,有趣又有意义”。

堡孜社区后备力量:“在农业种植的基础上能不能考虑增加一些喂养项目,如:猪、鸡、鸭、鹅等,家长带小朋友来时可以体验,孩子们在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也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

之后,街道青年后备力量还将继续通过调研汇报与交流讨论的形式,做实、做细整个项目规划的工作和细节,因地制宜地为普达村委会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让普达村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