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街镇将优化完善村级干部人才队伍作为乡村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愿意为人民做实事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队伍。

多方培养,挣脱“备而不育”的桎梏。积极鼓励和支持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优先推选村后备力量参加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不断拓展培训形式,改进培训手段,邀请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班子会、“三会一课”等活动,让后备干部了解村级工作,同时,开展政策理论、现代农业、社会治理、法律法规、实用农科技术等学习培训。通过结对帮带机制,联系培养后备干部,通过言传身教,不断提高后备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安排后备干部参与基层党建、集体增收、土地征收、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工作进行实践锻炼,积累处理事务、开展工作的经验,确保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素质。

动态管理,破解“备而不管”的难题。通过干部分析研判、走访调研等方式发现优秀年轻干部,择优纳入后备干部库,确保后备干部队伍有质有量。坚持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对优秀等次的后备干部及时重用,对一般等次的后备干部及时敲打加强培养。对不服从组织安排、不遵纪守法、不支持村级公益事业、群众意见大的后备力量,取消培养资格,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的管理不断增强后备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实践锻炼,打破“备而不用”的窘境。以“量才使用,备用结合”为原则,对综合素质优秀的后备干部,安排担任支书助理、民政信息员、网格员、计生宣传员等岗位工作,参加基层党建、矛盾调解、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压岗锻炼;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按照组织程序把后备干部推选到村级“两委”班子岗位上来,担任村“两委”委员、支部书记、村小组长,优先发展入党、优先安排担任村级共青团负责人,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村级重要事务,引导促进后备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真正实现村级后备人才选得出、干得好、留得下,为农村基层注入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