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华科技产业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里,有一个颇具文艺气息的园区,取名为“拾翠民艺公园”,里面汇聚了一群充满文艺情怀的年轻人,他们用心打磨每一件工艺制品,传承和发扬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下文为“拾翠民艺公园”宣传平台外宣原文。

时间的概念对每个人都不相同。对于十年为一日的手艺人而言,技艺和心态 随着季节转化,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2021的年末说来就来,在适合围炉的季节里,准备了一些人和器物的故事,打算讲给你听......

言金仁工坊

言金仁工坊-言金仁,研金人。

专注金属相关的传统手艺,首饰制作、金工教学、陶瓷修复(锔瓷,金缮)。

把碰坏的口沿儿补上

裂纹向下流淌,穿梭杯身

分叉处连补两颗锔钉

这原本缺口的茶盏竟像位穿旗袍的女子

刚锔完的茶杯用起来还不顺手,总觉得欠点意思

于是,天天用茶养着

久之,这杯子不仅开片的恰到好处

就连修补的口沿儿和锔钉都包桨滚滚,和瓷杯一体

锔瓷和金缮的技艺不仅是粘合、恢复使用而已

欣赏破损后的痕迹景色也许更为重要

修补后的器物呈现完全不同的风情

甚至比未损坏的器物更加迷人

物件的裂纹之美,美的各有的想法

「清明上河图」里不起眼的锔瓷人

当原本行走在街巷里的手艺

和现代生活方式发生矛盾时

锔活比买一个新物更贵,手艺的价值在哪里?

因为纯兴趣开始学习的锔瓷

没想到如今却成了谋生的手段

小邓说,锔瓷就像一味药,人人都想要的后悔药

好友饱含情意的手作茶盏,被失手碎坏

从日本带回的招财猫,在一次搬家中,意外失去了手臂

一一修好,从此更觉可贵

藏在器物里的情感背景往往更动人

制作之人和使用之人的故事起、承、转、合

都让器物对于人有着难以取代的感情流动

锔瓷修复的不仅仅是物件

更是承载回忆的生活容器

爱物惜物,古老的美德和价值观

锔瓷和金缮的修补技艺让器物有了新的生命与表情

以爱怜的心态去关照周边事物

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

终日在金属和电光火石间打转的小邓

却没有想象中的rock,反而性格里多一些温柔和谦逊

他的宠物狗——花卷总是陪着他,走哪跟哪的工作模式

也让花卷成功晋升为品牌最佳员工

试着理解物件的性格和用料的天性

不轻易鲁莽和掉以轻心造成磨损或破坏

就是对器物的最大尊重

图片 45

六岁时逃学做的木剑

二十年后才在老屋角落里找到

细心擦拭,再收好

早已忘记的物件,总有种失而复得的喜悦

原来关于惜物之道的学习

是小邓从小就懂得的道理

拥有金刚钻的锔瓷手艺人邓泽仁

也许比谁都更能理解惜物的情感价值

摔裂的物件、缺口沿儿的茶盏、缺盖儿的茶壶...

裂纹终究难以掩盖,与其小心粉饰,倒不如大方承认

让瑕疵绽放,让不完美重生

这是小邓的新作品「星空下的情侣」,是一个鸾树果壳翻模制作的胸针

我问他“是送给心仪的女孩子吗”?

小邓腼腆的笑笑“先拿去,有盐分就送,没盐分就拿回来吧”

瓦猫异兽博物馆

造猫画虎-品牌主理人张航,90后手艺人,云南瓦猫非遗传承人。

品牌专注于瓦猫影像记录和个人瓦猫文创设计,现已建成云南瓦猫博物馆(先行馆)。

屋脊位置能看到村头的小河

修修又补补,人在白墙青瓦里生活了几代

村子和老屋的历史,就是我的故事

这一站就是百年的屋顶,历久弥新

终有一日,神兽消失

屋顶失守,瓦猫出走

行驶在找寻的路上

老村房头是眺望的方向

出走的瓦猫会不会也在期待和手艺人的再次相遇?

张航说,自己和瓦猫是共存的关系

有些相遇本身就是注定的

父辈手工爱好者的身份让他早早接触到了玉雕

学生时代学的云南民俗民艺

走上手艺人之路变的顺理成章

“玉石所背负的价值感太高了”

当“材质”被价格和意义过多裹挟时

创意能发挥的空间就急剧压缩

在和玉雕产生的这种不适应关系中

张航接触到了瓦猫

如果陶土有生命,那会是什么样子?

“那就应该是瓦猫”

张航喜欢车,也沉迷于瓦猫

在他看来,喜欢的和所做的是同一件事

越野车是一种纯粹的机械,瓦猫也是一种纯粹的“土基生物”

两者在本质上并无差别

回归到纯粹的状态,才能看到事物的内核

一次采风之旅,张航在被拆除的老村里看到了“土基神兽”

空无一人的老村、即将成为废墟瓦砾的瓦猫

“把它带走”的想法冒了头

在一顿自我纠结后,张航爬上车顶

使劲一抬,瓦猫却纹丝不动

两次尝试的都以失败告终

那一刻张航明白,瓦猫不想走

起源于尘土,背负祈愿的责任,站上老屋房头

最终再次化为尘埃,那是瓦猫的生命周期

或长或短,物件都活在不同的时钟里

面对即将消失的老物件,难免产生延续的想法

尊重消失,就像尊重诞生一样

那是瓦猫实打实给我们上的一课

走下屋顶的瓦猫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生活中

或憨厚或虎头虎脑,或在桌上或在书架

瓦猫还是瓦猫,依旧用简单的方式承载朴素的祈福

当用年轻的视角思考民艺,让寓意回归物件本身

才能看到民艺的更多可能

张航平时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话少的大男孩,像一只猫咪,神隐内敛

当一个新作品即将完成,那种老父亲般的笑容,亲切无比。

庐芦珠宝

盧芦彩宝-成立于2014年,坚持选用天然彩色宝石,纯手工制作各类首饰。

专注于设计研发、课程教学等。

作为地质作用的产物

数以万年地看着地层变迁

沧海桑田、大浪淘沙...不过世间一瞬

400吨宝石矿石中能筛出1克拉原石

1000颗原石中只有1颗能达到宝石级别

彩色宝石是自然的孩子

是天地人感情交流后的大地创作

工作室外墙比去年多了一丝秋味

刚栽下的牵牛,顺着墙的纹理爬上招牌

方寸之间的室内也比刚搬来时顺手许多

原料墙、展柜、不大的工作台...

一切都在无限靠近梦想中的样子

作为盧芦彩宝品牌主理人的卢佳

当过形象设计师、盘过文玩、做过报社记者

接触过的行业,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凭着对彩色宝石的喜爱闯入这个行业

开始探险在彩宝世界

摸索着、寻找着最适合的原料

有时难免迷失在丛林

但最为珍贵的彩宝却在意想不到之处出现

从刚入行时的小白

到现在,运营一个独立品牌

一切都是边学边干

「彩宝就像女性」

她们坚硬,各有各的性格

就像女性的美,温柔却有力量

彼此组合又能相得益彰

不同女性都能在彩宝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映射

它们代表我们,我们又借助彩宝表达自我

在如此纯净的材质间穿针引线

她比谁都更能理解,彩宝传达的纯粹美

「感觉不是我选择了彩宝,是她选择了我」

「成长,就像在打磨彩宝」

生长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各有各的修行

人像石头一样不断被生活切割、打磨

有的人在过程中失去了作为宝石的核心

而有的人却在打磨后大放异彩,成器,成宝

「这个粉色的石头好看,我能戴吗?」

女儿又趴在工作台旁搭话

我还在为她昨天算不上好的在校表现生气

看着她,一个念头闪过

「磨好她,才是我作为手艺人最大的挑战吧」

时间的概念对每个人都不相同

对于十年为一日的手艺人而言

技艺和心态 随着季节转化

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每一块原石散发的气质

都需要用心发现和雕琢

当彩宝在主人身上绽放光芒的那一刻

就是卢佳对一块石头最大的欣慰

作为一个小品牌工作室的主理人,卢佳笑言,对自己的打磨才刚刚开始!